网站介绍
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是什么?
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是由上海图书馆主导开发的一套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家谱知识服务系统。该平台依托于《中国家谱总目》这一权威研究成果,整合了全球范围内收藏的5.4万余种家谱目录资源,涵盖608个姓氏、7万余位先祖名人、1600余个地名和3万余个堂号,构建了一个全球家谱联合目录与知识服务系统。
平台不仅是一个家谱资源的展示平台,更是一个支持众包、知识共享、数据维护与更新的开放系统,旨在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包括普通大众的寻根问祖、人文研究者的知识发现以及图书馆的书目控制与知识增值。
该平台采用了关联数据技术(Linked Open Data, LOD) 和 BIBFRAME 本体模型,实现了家谱资源的语义化组织与跨平台共享,是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知识化、智能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产品功能
1. 全球家谱联合目录建设
平台构建了一个全球家谱联合目录系统,收录了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北美、德国等地收藏机构的5.4万余种家谱目录。用户可以:
查询某一家谱在不同收藏机构的分布情况;
获取家谱的详细信息,如纂修时间、谱籍地、堂号、先祖信息等;
通过开放数据接口,实现数据重用与共享。
2. 基于万维网的规范控制
平台使用HTTP URI作为家谱实体(如姓氏、人物、地名、机构等)的唯一标识符,实现了:
数据的唯一性与可定位性;
支持多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整合;
便于第三方系统引用与调用。
3. 可持续发展的书目控制系统
平台不仅是一个静态展示系统,更是一个可写、可维护、可持续更新的动态系统。其功能包括:
跟踪家谱书目变化,定期更新数据;
用户反馈机制,及时修正数据冲突与错漏;
支持专家认证修改,确保数据权威性与准确性。
4. 多层次用户服务功能
平台面向三类主要用户群体提供服务:
(1)普通大众:了解家谱、寻根问祖
首页提供姓氏滑动浏览,展示各姓氏最早的家谱纂修年份、先祖名人数量、家谱文献数量;
提供“简单检索”功能,帮助用户基于有限信息(如姓名、地名、堂号等)快速定位目标家谱;
推出“姓氏寻根”微服务网站,适配移动设备,增强用户互动与趣味性。
(2)人文研究者:知识发现与挖掘
提供“高级检索”功能,支持基于时间、空间、人物、机构等多维度的复杂查询;
利用GIS技术实现家谱地理分布可视化;
支持基于语义关系的知识图谱浏览,帮助发现家谱中的隐性知识。
(3)图书馆与机构:书目控制与数据管理
支持关联开放数据(LOD)格式的发布与共享;
提供数据规范控制与更新机制;
实现家谱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与知识增值。
产品特色
1. 数据资源丰富,涵盖全球收藏
平台以《中国家谱总目》为基础,整合了全球5.4万余种家谱目录,覆盖608个姓氏,是目前全球最全面、最系统的家谱目录平台之一。
2. 技术架构先进,支持语义化与关联数据
平台采用国际主流的BIBFRAME 本体模型,将家谱数据转换为RDF格式,并使用Apache Jena、语义可视化、GIS等技术构建知识图谱,实现:
家谱实体之间的语义关联;
多维度知识发现;
数据的开放共享与重用。
3. 用户体验优化,区分大众与专家界面
平台设计了双模式用户界面:
普通用户界面注重互动性与趣味性,适合大众用户浏览与寻根;
专家用户界面提供高级检索、数据修改、知识贡献等功能,支持学术研究与数据维护。
4. 支持众包与知识进化机制
平台鼓励用户参与知识贡献与数据修正:
普通用户可提交反馈与建议;
认证专家可直接修改数据,经审核后发布;
所有修改记录可追溯,保障数据的可审计性与可维护性。
5. 移动端服务拓展:姓氏寻根微服务
平台推出了“姓氏寻根”微服务网站,适配手机与平板设备,增强移动用户的使用体验,提供:
姓氏起源与迁徙路径展示;
地图化浏览功能;
互动式寻根体验。
收费价格
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目前为公益性质的开放平台,主要由上海图书馆主导建设与运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其收费模式如下:
1. 基础服务免费开放
所有用户均可免费注册使用平台的基础功能;
家谱目录浏览、简单检索、姓氏寻根、用户反馈等功能均免费提供;
平台数据以关联开放数据(LOD)形式发布,供学术机构与第三方系统免费调用。
2. 高级功能需认证使用
专家用户需通过实名认证后,方可使用数据修改、高级检索、知识贡献等功能;
机构用户若需接入平台数据或进行系统集成,可通过与上海图书馆合作获取技术支持与数据接口权限。
常见问题解答(FAQ)
1. 平台的数据来源是什么?
平台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家谱总目》,并整合了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资源及其他全球收藏机构的家谱目录数据。
2. 是否可以下载家谱全文?
平台目前提供家谱目录信息与部分全文资源(约6086种),全文资源需根据版权情况开放使用。部分全文资源需通过上海图书馆的其他数据库或馆内服务获取。
3. 如何注册成为专家用户?
用户需提交专家身份证明材料(如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等),经平台审核后开通专家权限。
4. 平台支持哪些语言?
平台目前主要支持中文界面,未来计划逐步支持英文界面,以服务国际用户。
5. 平台数据是否开放?
是的,平台数据以关联开放数据(LOD)格式发布,支持第三方系统调用与数据重用。
6. 是否可以提交自己的家谱资料?
平台鼓励用户提交家谱资料与研究心得,但需通过审核后方可发布。用户可通过“反馈与交流”模块提交内容。
7. 移动端如何访问平台?
平台提供“姓氏寻根”微服务网站,适配手机浏览器访问,用户可通过平台官网入口进入。
8. 平台是否会更新数据?
是的,平台设有数据维护机制,定期更新家谱目录信息,并支持用户反馈与专家修改。
ZHANID点评
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不仅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一次数字化重构,更是对家谱研究、知识服务与文化传播方式的一次创新探索。它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语义网络、众包机制与开放数据理念,构建了一个集家谱资源展示、知识发现、数据共享与用户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