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红利消退、竞争白热化的电商行业,数据分析能力已成为运营人员的核心竞争力。从选品定价到活动策划,从用户画像到库存管理,每一个决策背后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撑。而Excel作为最普及的数据分析工具,其函数功能更是运营人必须掌握的“底层武功”。
本文ZHANID工具网精选7个电商运营高频使用的Excel函数,结合真实业务场景拆解应用技巧,助你告别“拍脑袋”决策,让数据真正为业绩增长赋能!
一、VLOOKUP:跨表数据匹配的“任意门”
核心功能:在海量数据中精准查找目标值,实现多表格联动分析。
语法:=VLOOKUP(查找值, 表格范围, 返回列序号, [匹配模式])
场景1:产品信息快速补全
假设你有两张表:
表1(订单明细):包含订单号、产品ID、销量
表2(产品库):包含产品ID、名称、成本价、库存
需求:在订单明细中自动填充产名称和成本价。
操作:
在表1的D2单元格输入:
=VLOOKUP(B2, 产品库!A:D, 2, FALSE)
(根据产品ID查找名称)拖动填充柄复制公式,即可批量匹配所有产品信息。
关键点:
第四参数必用FALSE:确保精确匹配,避免张冠李戴。
绝对引用锁定范围:将“产品库!A:D”改为“产品库!$A:$D”,防止下拉时范围偏移。
场景2:多平台价格对比
将天猫、京东、拼多多三个平台的价格表合并到一个表格,用VLOOKUP快速对齐SKU,计算价差并标记异常。
二、SUMIFS:多条件求和的“精准打击”
核心功能:按多个条件筛选数据后求和,替代低效的筛选+手动计算。
语法:=SUMIFS(求和列, 条件列1, 条件1, 条件列2, 条件2...)
场景1:大促期间销售额统计
需求:计算2025年618期间,美妆类目中客单价≥300元的订单总金额。
操作:
准备数据表,包含“订单日期”“类目”“客单价”“销售额”四列。
输入公式:
=SUMIFS(D:D, A:A, ">=2025-06-01", A:A, "<=2025-06-18", B:B, "美妆", C:C, ">=300")
扩展技巧:
动态日期条件:将固定日期改为单元格引用(如A1、A2),实现日期范围动态调整。
模糊匹配:结合通配符“”使用,如统计“口红*”相关产品的销售额。
三、COUNTIFS:用户行为分析的“计数神器”
核心功能:统计同时满足多个条件的数据行数,常用于用户画像、活动效果评估。
语法:与SUMIFS结构相同,仅将求和列替换为计数逻辑。
场景1:高价值用户识别
需求:统计近30天内购买次数≥2次且客单价≥500元的用户数。
操作:
数据表需包含“用户ID”“订单日期”“订单金额”三列。
输入公式:
=COUNTIFS(A:A, A2, B:B, ">=2025-05-20", B:B, "<=2025-06-18", C:C, ">=500")
(按用户ID分组统计)
进阶应用:
去重计数:结合
SUMPRODUCT
和COUNTIF
实现唯一用户数统计。跨表统计:引用不同工作表的条件列,实现多维度交叉分析。
四、AVERAGEIFS:用户分群的“透视镜”
核心功能:计算满足多个条件的平均值,洞察用户消费习惯。
语法:与SUMIFS/COUNTIFS逻辑一致。
场景1:复购周期分析
需求:计算不同客群(新客/老客)的平均购买间隔天数。
操作:
数据表需包含“用户ID”“首次购买日期”“最近购买日期”。
输入公式:
=AVERAGEIFS(C:C, B:B, "新客")
(计算新客平均复购周期)
注意事项:
数据清洗:排除首次购买即流失的“一次性用户”。
异常值处理:用
TRIMMEAN
函数剔除前5%和后5%的极端值。
五、IF:用户分层的“智能开关”
核心功能:根据条件返回不同结果,实现用户分群、活动标签自动化。
语法:=IF(条件, 条件成立时的值, 条件不成立时的值)
场景1:RFM用户分层
需求:将用户分为“重要价值客户”“重要发展客户”等8个层级。
操作:
计算R(最近一次消费间隔)、F(消费频次)、M(消费金额)得分。
输入嵌套IF公式:
=IF(AND(R得分>4, F得分>4, M得分>4), "重要价值客户", IF(AND(R得分>4, F得分>4), "重要发展客户", ...))
效率提升:
结合VLOOKUP:将分层结果与营销策略表关联,自动匹配优惠券金额。
条件格式联动:用不同颜色标记不同层级用户,实现可视化运营。
六、CONCATENATE/TEXTJOIN:数据整合的“缝合针”
核心功能:合并多个单元格内容,生成唯一标识或组合标签。
场景1:订单号+产品ID生成唯一追踪码
操作:=CONCATENATE(A2, "-", B2)
或 =A2&"-"&B2
(将订单号和产品ID用“-”连接)
场景2:SEO关键词组合
需求:将“产品词”“属性词”“品牌词”随机组合生成长尾关键词。
操作:=TEXTJOIN(" ", TRUE, 随机选择各列中的一个词)
优势对比:
CONCATENATE
:需手动指定每个合并项。TEXTJOIN
:可自动跳过空值,批量合并整列数据。
七、IFERROR:报表美观的“橡皮擦”
核心功能:捕获公式错误并返回指定值,避免“#N/A”“#DIV/0!”等影响阅读。
语法:=IFERROR(原公式, 错误时显示的值)
场景1:VLOOKUP容错处理
问题:当VLOOKUP查找不到值时显示“无数据”而非错误码。
操作:=IFERROR(VLOOKUP(B2, 产品库!A:D, 2, FALSE), "无数据")
场景2:复杂公式容错
问题:除法运算时分母为0导致报错。
操作:=IFERROR(A2/B2, 0)
(当B2为0时返回0而非错误)
结语:从“工具人”到“数据操盘手”的进阶之路
掌握这7个函数,你已具备以下能力:
数据清洗:快速补全缺失信息,构建标准化数据源。
精准分析:从粗放式统计升级为多维度交叉分析。
智能决策:基于用户分层、行为预测制定差异化策略。
行动建议:
用本文案例文件实操练习(关注公众号回复“电商函数”领取模板)。
结合Power Query等工具搭建自动化报表,让分析效率提升10倍。
关注Excel新版本函数(如XLOOKUP、动态数组),持续拓展技能边界。
数据不会说谎,但前提是你能“听懂”它的语言。从今天开始,让Excel函数成为你电商战场上的“制胜法宝”!
本文由@zhanid 原创发布。
该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id.com/dnzs/4682.html